灭白蚁用种效果好-石狮白蚁防治机构
氟虫胺、吡虫啉及灭蚁灵三种粉剂
对散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对1%吡虫啉、0.1%氟虫胺和90%的灭蚁灵粉剂用轻质碳酸钙粉稀释成一定浓度后,在室内用尖唇散白蚁测定这三种药剂的触杀、胃毒作用。灭蚁灵、氟虫胺及吡虫啉对白蚁的触杀毒力的LC50分别为:14.72%、0.0045%和0.028%,胃毒毒力的LC50分别为:0.1208%、0.0008%和0.0097%。
关键词 灭蚁灵,氟虫胺,吡虫啉,散白蚁,致死中浓度
引言
灭蚁灵粉剂是一种传统的用于杀灭白蚁的药物,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特性,但是它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有机氯杀白蚁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和威胁大,同时具有生物累积性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体和高等动物危害大,所以尽快淘汰和停止其使用是白蚁防治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许多农药生产厂家和白蚁防治工作者都在寻求和开发灭蚁灵的替代药物,其中氟虫胺和吡虫啉是比较有前景的替代药物之一。氟虫胺是有机氟类杀白蚁剂,对昆虫的作用主要是影响昆虫的呼吸代谢[1],对白蚁无驱避作用。吡虫啉属吡啶基团杂环类,是新一代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2][3],对白蚁无驱避作用。氟虫胺、吡虫啉都可用于白蚁的灭治中,有关这两种药对白蚁的毒力测定的文献资料也有不少[4][5][6][7][8],但对这三种药物都没有进行系统地比较和分析。为了系统地比较和分析这三种药剂对白蚁的毒力,本文就这几种药剂对白蚁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应用灭蚁灵的替代药物(包括氟虫胺和吡虫啉)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灭白蚁用种效果好-石狮白蚁防治机构
1.1材料
1%吡虫啉、0.1%氟虫胺粉剂(由轻质碳酸钙粉配制而成的)和轻质碳酸钙粉由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90%灭蚁灵原粉由常州晔康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白蚁为尖唇散白蚁(R. aculabialis Tsai et Hwang),在中山陵树林地里采集所得,饲养数天后使用。
供试的培养皿直径为9cm,每皿放15g已消毒的过40目筛的细沙,加2.7ml的蒸馏水配成湿沙用。
1.2触杀作用的测定
粉剂用轻质碳酸钙粉配制成实验所需的浓度,吡虫啉的浓度为:0.02%、0.01%、0.005%、0.001%,氟虫胺的浓度为:0.001%、0.0005%、0.0001%、0.00005%,灭蚁灵的浓度为:50%、25%、12.5%、6.25%、1.25%,各药剂每浓度取15mg,均匀地平铺在培养皿内,每皿放入30头工蚁,约爬行2分钟后(等所有白蚁均粘上药粉),再小心地把工蚁移入预先准备好的有湿沙的培养皿中,湿沙上放2小片滤纸供白蚁取食[9]。试验培养皿放在暗的培养箱中(温度26℃,湿度80%)培养。定期观察记录培养皿中的白蚁死亡数并将死去的白蚁挑出。每浓度重复3次,以不含药的轻质碳酸钙粉进行对比试验,并设立一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
灭白蚁用种效果好-石狮白蚁防治机构测定
用钙粉把药剂配制成试验所需的浓度,吡虫啉的浓度为:1%、0.5%、0.25%、0.01%,氟虫胺的浓度为:0.05%、0.025%、0.01%,灭蚁灵的浓度为:50%、25%、12.5%,以松木屑、琼脂、白糖的质量比为10:3:2.5的比例,共称155g混合物,加入1200ml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放进微波炉中加热至沸腾,以1:100(药粉:饵剂)的质量比例趁热加入预先配好的药粉(例如,每种浓度配50g的饵剂,加0.5g的药粉),迅速趋热把药粉和饵剂搅拌均匀,自然冷却凝固,待用。并以同样的方法制作一含轻质碳酸钙粉的饵剂和不含药剂的饵剂(空白饵剂)作为对照试验。
将含药饵剂2g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有湿沙的培养皿中,投入工蚁30头,然后把试验培养皿放在暗的培养箱中(温度26℃,湿度80%)培养。定期观察记录培养皿中的白蚁死亡数并将死去的白蚁挑出。每浓度重复3次,以轻质碳酸钙粉的饵剂和空白饵剂作为对比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三种粉剂对尖唇散白蚁的触杀作用
触杀作用测定的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尖唇散白蚁的致死作用较缓慢,药效作用缓慢,在接触药粉4小时和24小时内,死亡率都较低。灭蚁灵在第3天体现药效作用的高峰,在第3天时死亡率迅速增加,而在第4天时受药白蚁基本上全部死亡。氟虫胺和吡虫啉对白蚁的触杀作用虽然在4和24小时内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但在以后的时间里死亡率是逐渐增加,并不体现一个迅速增加的高峰,杀死全部白蚁个体所需的时间比灭蚁灵的更长。此外,轻质碳酸钙粉会使白蚁死亡,但死亡率都低于10%。(结果见表1)
表1三种粉剂对白蚁的触杀作用测定(略)
表2三种粉剂对白蚁的触杀毒力的致死中浓度(略)
为了便于比较,对第3天的各种药剂的白蚁死亡率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死亡率,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和剂量对数来计算各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10],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灭蚁灵、氟虫胺三种粉剂对白蚁触杀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4.72%、0.0045%、0.028%,灭蚁灵对白蚁的触杀毒力最低,而氟虫胺最高,吡虫啉居中,氟虫胺对白蚁的触杀毒力比吡虫啉大6倍。
灭白蚁用种效果好-石狮白蚁防治机构
胃毒作用测定的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尖唇散白蚁的致死作用速度较缓慢,药效作用缓慢,在取食含药饵剂的第2和3天内,死亡率都较低。灭蚁灵在第4、5天体现药效作用的高峰,死亡率迅速增加,而在第6天时处理白蚁基本上全部死亡。氟虫胺和吡虫啉对白蚁的胃毒作用虽然在第2和3天内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但在以后的时间里死亡率是逐渐增加,并不体现一个迅速增加的高峰,杀死全部白蚁个体所需的时间比灭蚁灵的更长,需要8、9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此外,白蚁取食了含轻质碳酸钙粉的饵剂会死亡,在8天以前,死亡率都低于10%,在8天后死亡率在10%左右,而白蚁取食不含任何药物的饵剂不会引起死亡。(结果见表3)
为了便于比较,对第5天的各种药剂的白蚁死亡率进行校正(由于对照死亡率较大,所以只有处理浓度的死亡率超过对照死亡率时才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死亡率,以校正死亡率的死亡机率值和剂量对数的来计算各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灭蚁灵、氟虫胺三种粉剂对白蚁胃毒作用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1208%、0.0008%、0.0097%,灭蚁灵对白蚁的胃毒毒力最低,氟虫胺的最高,吡虫啉居中,氟虫胺的LC50比吡虫啉的低,即其胃毒毒力比吡虫啉大12倍。
表3三种含药饵剂对白蚁的胃毒作用的测定(略)
表4、三种药剂对白蚁胃毒作用的致死中浓度(略)
灭白蚁用种效果好-石狮白蚁防治机构
从三种粉剂对白蚁的触杀、胃毒作用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灭蚁灵对白蚁的毒力最低,氟虫胺的最高,吡虫啉居中,灭蚁灵对白蚁的触杀毒力的LC50比氟虫胺的大3000多倍,比吡虫啉的大500多倍左右,而灭蚁灵的白蚁的胃毒毒力的LC50比氟虫胺的大150多倍,比吡虫啉的大10倍左右,触杀作用的差距比胃毒作用的差距大,另外,灭蚁灵触杀毒力的LC50比胃毒毒力的LC50大100多倍,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灭蚁灵为慢性胃毒杀虫剂,接触活性很小有关[1]。而氟虫胺和吡虫啉对白蚁既有触杀活性又有胃毒活性,所以两者的LC50相差不是很大。但由于白蚁具有相互交哺喂养、互相吮吸、舔食的社会行为,所以在用粉剂做触杀毒性测定时,也包括了胃毒作用。
从表1和表3可以看出,受药白蚁的死亡时间的长短不但与药物的作用机理、白蚁对药物的代谢有关,也与受药量有重要的关系。对于同一种药物,高浓度的死亡时间比低浓度的短。由于在灭治白蚁中,要求用慢性作用的药剂,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让接触药剂的白蚁个体把药物传递给其他个体,以达到杀灭整个群族白蚁的目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药剂灭治白蚁时,不但要考虑到药物的特性(用慢性作用的药物),而且要考虑到其使用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灭治效果。
在触杀、胃毒的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白蚁在接触灭蚁灵药剂后,在死亡前,白蚁的活动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很活跃,不表现中毒症状,而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就死亡,而白蚁在接触氟虫胺、吡虫啉后,活动能力受很大的影响,活动缓慢,表现了中毒症状,这些也具体表现在表1和表3中灭蚁灵处理的白蚁的死亡率在一定时间后有一个迅速增加的规律,而氟虫胺和吡虫啉处理的白蚁的死亡率是缓慢增加的。所以即使灭蚁灵对白蚁的毒力比氟虫胺、吡虫啉的低得多,它也不愧为一个传统的对白蚁防治效果很好的药物。但是由于灭蚁灵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淘汰和完全停止它的使用。
在胃毒作用的测定过程中,如果药粉与饵剂的比例过高,即药粉过多,白蚁会不取食饵料或取食后会影响白蚁的活力,同样,在触杀和胃毒毒力的测定中,用轻质碳酸钙粉的对照处理都有白蚁死亡,这可能是由于轻质碳酸钙粉呈碱性,白蚁在接触或取食一定量的该物质后,会引起白蚁脱水而死亡。
从三种粉剂对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对白蚁的灭杀效果,氟虫胺与吡虫啉粉剂相比,氟虫胺相对更好些.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baiyifangzhizhongxin.cn/content/?221.html
服务电话:13395052643
TEL:13395052643 FAX:13395052643
厦门城保白蚁防治站.服务厦门市整个区域